九月下旬,計畫處理一些堆積已久的故事,給自己放了幾天假。
剛開始的幾天,都還在掌握中,但是帶兩隻怪獸出草回家後,就逐漸失控。
一天早上起床,平常活動力極大的小女兒看起來有些不對勁,一直吵著要人抱抱。
內人抱著她,覺得體溫有些高,體溫計顯示可怕的39.4度。
真糟糕!
有小孩的人都知道,小孩三天兩頭發燒,只要沒有其他異常伴隨症狀,根本不足為奇。
麻煩的是小朋友沒辦法上學,在雙薪家庭裡就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。
必須安排小朋友,原本的工作、安排的事務...都必須因此調整。
好在這段時間請假,理所當然是我的責任。
媽媽上班後鬧了一輪,在床上大哭怎麼也不睡,終於累得趴在我的胸口睡著了。
端詳熟睡的稚嫩臉龐,怎麼也揮不去的乳香。
自小女出生,大女兒著實在適應上出現過一段掙扎,慢慢地互相間越來越能接受彼此。
同一對父母的小孩,個性迥然不同。
大女兒心思細膩,個性內向,雖然偶爾發發小孩脾氣,但已經知道怎麼關心別人。
小女兒比較霸氣,姐妹僵持不下時,先發制人一定是她。
可要她認錯,也會毫不猶豫說:『對不起…』
不免讓人聯想金庸古龍筆下的大俠,殺人如切瓜剖菜,快意恩仇。
看孩子吵架,挺有意思。
她們所爭執的論點,幾乎皆來自無關緊要的執著。
比如,姐姐說:「我喜歡Elsa(冰雪奇緣的主角)」
妹妹說:「我才喜歡Elsa,妳不可以!」
姐姐哇就哭了。
這麼點大的小孩,正逢秩序感建立的關鍵時期,
容不得自己的世界有一絲和自己預期的秩序不一樣,所以特別脆弱。
但是反過來想成人世界,何嘗不是如此。
所有的爭吵的起始,不也常因為微不足道的執念?
孩子並不是不成熟的成人,只是一個成年人本來的樣子。
——感謝《羅輯思維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