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0376948_10202420652773953_6453039910371522192_n  
 六○台灣仍處戒嚴,反攻大陸仍然是一個自認在進行中的口號。
在那樣一個年代,總會感覺周遭的每個人都好像為了某個目的孜孜不倦的努力著。
社會上,生產就是為了生活有用處的東西,而不是享受。
可能是這樣的原因,所以台灣的卡通產業也就停滯不前。⋯⋯
應該是民國70年吧!
才出現了台灣人第一部自製的卡通平平與安安。
在這之前,電視卡通都是跟外國買的,印象當中,除了太空超人外,大部分的卡通都是跟日本買的。

科學小飛俠,應該是五六年級的同學們,充滿正義的回憶。
日本的東西,總會出現明顯正邪色彩的劇情
即便是”天才小廚師”,不過就是吃美食嘛…就是要搞出個黑暗料理界。
可能是日本教育下,希望兒童都能夠學習當個正義的一方。

科學小飛俠,誰還能叫出每個號碼是誰…
一號、鐵雄;二號、大明;三號、珍珍;四號、阿丁;五號、阿隆…
如果都能叫得出來,那麼應該也是可以輕易說出領導他們的南宮博士囉!

以卡通內容為圭臬的童年是有趣的。
常常會叫媽媽也做個披風,也扮成科學小飛俠一樣,站在阿公診所前面,迎著晚風,好像自己也要飛起來一樣。
過去不時興照相,也僅能憑想像將其畫出。

去年,日本出了一部真人版的科學小飛俠。
對我這童年飛俠迷,懷著打開班朵拉盒子的心情,坐在螢幕前興沖沖的看完。
除了炫目的3D,劇情多了許多複雜情結,正也不那麼正,邪也不是這麼邪…
唉!大人的世界好複雜唷!
倒有一種黃春明在”蘋果的滋味”中,描述小朋友吃到蘋果的感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誠誠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